1、什么是七子餅茶?
答:七子餅茶采用云南曬青毛茶,經普洱茶工藝加工后,不碾不磨,緊壓成餅,顯其條索。餅圓如月,每餅重7兩,用現(xiàn)代質量單位計量,為357克。七餅為一筒,多用筍殼包裝成筒。
2、七子餅茶只有云南有嗎?
答:是的,七子餅茶只有云南有。七子餅茶特指用云南普洱茶壓制成形的,每餅重七兩,七餅為一筒的普洱餅茶。根據2008年頒布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相關文件,規(guī)定普洱茶為云南一定區(qū)域內獨有的茶品。故七子餅茶為云南獨有。
3、茶做成餅狀,是云南人發(fā)明的嗎?
答:茶做成餅狀,并非云南人發(fā)明,唐代中原內地已有人制作餅茶。普洱府成立之前,也就是1729年以前,云南的少數(shù)名族并不擅長做餅茶,而擅長做緊團茶、竹筒茶。
4、七子餅茶的制作始于何時?出處是什么?
答:1729年,清政府對西雙版納實施改土歸流,置建了普洱府。西雙版納是當時云南最大的產茶區(qū),清政府為了壟斷云南茶葉,又在思茅設立總茶店,激化了當?shù)夭柁r茶商與官府的矛盾,當時直接影響到西雙版納的安危。
1733年,尹繼善接任云貴總督職務,一上任便著手整頓茶行業(yè),他撤銷思茅總茶店,決定將云南茶葉納入國家法律管理。次年,尹繼善上奏朝廷,請聘在云南推行茶法。
1735年,清朝廷正式頒布云南茶法,茶法規(guī)定買賣云南茶葉須持“茶引”,每年批準云南發(fā)三千“茶引”,每引可購茶100斤。云南交易之茶必須為圓餅狀,每個圓餅重七兩,七餅為一筒,每筒征稅銀一分,每張“茶引”可買三十二筒茶,上稅三錢二分,永為定制。
5、七子餅茶的誕生在普洱茶發(fā)展史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云南茶法的頒布和七子餅茶的亮相,使得云南輸出的茶從此有了規(guī)格形狀,方便計稅計量,外觀也整齊美觀,增加了云南普洱茶的美譽度。也使得云南茶葉加工、銷售、征稅變得高效和透明。
七子餅茶7兩一餅,7餅一筒的“雙七”規(guī)定,使得云南茶葉得以大規(guī)模高效加工、輸出到國內外。加速了云南茶葉貿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七子餅茶從誕生起,品質受到清廷茶法的嚴格管控、監(jiān)督,由此七子茶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云南茶葉較高的工藝、質量水平。
七子餅茶從亮相至今近300年,已成為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標準規(guī)格,國內外知名度很高,特別我國沿海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的消費者,對七子餅茶有很深的信任感和文化情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