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s是德文詞“kraftwerk-kennzeichensystem”的縮寫,意思是“電廠標識系統”。kks用來標識電廠的部件及其輔助系統。它是由德國電廠操作人員和建造人員開發(fā)的,適用于所有類型的電廠。
kks編碼起源于德國,其含義是電廠標識系統。1970年,來自歐洲的電廠計劃、經營、運行、維護、決策等部門的有關專家組成了vgb技術委員會,在借鑒了上述電廠標識系統的特點,共同創(chuàng)建了kks編碼系統。1978年6月,vgb以手冊的形式發(fā)布了第一版,當時就得到了電力工業(yè)的廣泛采用。1983年發(fā)布了改正修訂后的第二版, 1988年發(fā)布了第三版,1995年發(fā)布了第四版,此時它在歐洲的電力工業(yè)幾乎無處不在,以至控制系統的程序編碼都直接引用了該編碼,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發(fā)電廠標識系統,其應用范圍包括電站工程規(guī)劃、設計、施工、驗收、運行、維護、預算和成本控制等。
kks編碼根據標識對象的功能、工藝和安裝位置等特征,來明確標識電廠中的系統和設備及其組件的一種代碼。kks編碼用字母和數字,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通過科學合理的排列、組合,來描述(標識)電廠各系統、設備、元件、建(構)筑物的特征,從而構成了描述電廠狀況的基礎數據集,以便于對電廠進行管理(如,分類、檢索、查詢、統計)。
中國最早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和使用kks,目前,大部分新建的電廠從建設數字化電廠的角度出發(fā),要求必須采用kks編碼系統,統一編碼并標識圖紙及現場的設備掛牌標識,國內電力設計院、發(fā)電集團、電力企業(yè)等相繼組織編制了kks企業(yè)標準,并在企業(yè)內部推廣應用。國家有關部門已發(fā)布了相關標準(《電廠標識系統設計則》,dl/t950-2005),并在積極聯系發(fā)布更詳細的細則;在《火力發(fā)電廠廠級監(jiān)控信息系統技術條件》(dl/t 924-2005)中第4.5條款明確規(guī)定采用dl/t 950-2005標準;在實際中,kks編碼實現了設計圖紙的標注和現場的設備掛牌上,成為信息系統(mis、eam、sis、dcs等,包括狀態(tài)檢修系統)各功能模塊聯系的紐帶,從而被廣泛應用!
kks編碼被廣泛用于電廠的規(guī)劃設計、工程建設和經營管理過程之中;它擁有足夠的容量且可擴充,能夠標識不同類型電廠所有的設備;kks編碼的邏輯結構和組成體系層次分明,代碼簡單明了,能夠不依賴于計算機程序語言而獨立存在。這些特點使它適合作為基礎數據供計算機處理,為電廠信息系統(如mis、erp、eam、sis)的建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企業(yè)進行成本核算、計劃統計和預決算等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數據平臺。另外,kks編碼可以與其它編碼混合使用,比如文檔編碼、備品備件編碼等,這對于電廠管理功能的集成具有重要價值。也為工程建設各單位以及國內和國際之間的多元化交流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