砝碼在計量中,是一種標準件,一般我們只是作為協(xié)助校準的輔助工具使用,但是砝碼本身也是一種計量器具,也可以被單獨校準檢測,在砝碼的精確度上,其實也有明確分級,并且這些級別也都具備自身的計量含義,那么實驗室儀器校準中,砝碼是怎么分級的,這些級別有什么意義?
正常的情況下,校準環(huán)節(jié)中至少會用到一個砝碼,且該砝碼不會超過天平計量范圍的最大值,多數(shù)是接近大計量重量。而如果是進行線性校準,則至少會用到3個點來檢測校準天平,這3個點分別是零點、半量程、滿量程值。
一般來說,普通校準程序至少需要1個砝碼,該砝碼不得超過天平的大稱量值,一般是接近或等于最大稱量值的標準砝碼。外校型天平在天平的出廠參數(shù)中都會標注校準砝碼的重量要求,有的還會隨貨贈送一只校準砝碼。
而砝碼級別,在計量校準精確度上,通常情況會有9個級別,分別是e1、e2、f1、f2、m1、m11、m2、m22和m3,大體上都是以這幾種級別為標準,不過按照材質形狀還有精度劃分,其實砝碼還有很多的區(qū)分種類。
例如:按照材質可劃分為:無磁不銹鋼、不銹鋼、45號鋼制鍍鉻、鍍銅、鑄鐵;
按照形狀可劃分為:圓柱形、圓餅形、中間開孔形、鎖形、平板形、片狀、環(huán)形、騎行形和棒形等;
根據(jù)精度可劃分為:一級(e2)、二級(f1真實誤差)、f1(三級公差)、f2(四級)、m1(五級)和m2(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