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援引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編制的12個月平均數據報道稱,中國對東盟成員國的出口額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歐盟。這是由于中國主導的《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實施,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這種轉變表明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走廊成為亞洲乃至全球重要的貿易通道之一,亞洲內部貿易正在發(fā)揮作用。這對于穩(wěn)定全球貿易有助益。
此外,這種轉變還顯示出中國零部件在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qū)之前,越來越多地在東南亞進行最終組裝。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聯系。中國和東盟之間更加緊密的經貿關系可能為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經濟發(fā)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對于中國來說,東盟已成為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中國每月近6000億美元的出口額表明東盟已經取代美國和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隨著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的進一步發(fā)展,雙方之間的聯系將繼續(xù)加強,并為經濟增長和貿易合作開辟更多機會。
總而言之,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關系的變化反映了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中國的貿易重心逐漸向東南亞轉移,這對中國和東盟國家以及整個亞洲地區(qū)的經濟都具有重要意義。
7月13日,國新辦就2023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fā)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fā)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會上介紹,東盟作為一個整體,是我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上半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3.08萬億元,同比增長5.4%,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5.3%,較去年同期提升了0.5個百分點。
呂大良表示,中國與東盟互為最大的貿易伙伴,具有堅實的合作基礎和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隨著未來區(qū)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合作領域不斷拓展、貿易往來不斷通暢,雙邊貿易有望繼續(xù)保持良好態(tài)勢。
此外,在第22次中國—東盟(10+1)經貿部長會議上,中國和東盟國家就多個經貿合作事項進行了討論。雙方一致同意進一步深化中國—東盟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擴大貿易投資規(guī)模,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區(qū)3.0版建設,提升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積極拓展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綠色發(fā)展等領域合作,共同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