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買后付在國內(nèi)市場已經(jīng)稀松平常,如同電商一樣,但是同樣對比到海外跨境電商和跨境支付的體量非常大,而現(xiàn)在正是蓬勃發(fā)展時期。
時尚品牌是最早且最熱衷于“先買后付”概念的品牌之一,它允許客戶將付款分解為數(shù)周或數(shù)月。對于品牌方和賣家而言,支付方式吸引了全新的消費者群體,尤其是沒有信用卡或儲蓄的年輕消費者。
現(xiàn)在賬單來了。
在通脹上升和經(jīng)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為衣服和化妝品買單。投資者擔心這些貸款會出現(xiàn)一波消費者違約,尤其是在經(jīng)濟進入衰退之際。5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klarna正在尋求 10 億美元的資金,其估值為300億美元,比2021年6月減少了三分之一,而affirm的股價較11月的峰值也下跌了約 85%。
對于企業(yè)賣家而言,不太可能受到這些財務后果的打擊,逾期貸款拖累的只是bnpl公司。但是,如果他們的客戶對使用這些服務變得謹慎,或者當貸款機構收嚴標準時,不少電商銷售額很可能出現(xiàn)下降。品牌也有損害其聲譽的風險,尤其誤導沖動消費貸款等。
盡管最近面臨一些挑戰(zhàn),但這一類別看起來還將增長,蘋果早些時候也宣布推出bnpl服務,先買后付也確實可以使債權人、零售商和消費者受益。但是這個新興行業(yè)需要改變:bnpl公司可以改變他們的分期付款計劃,以便年輕和低收入消費者能夠獲得信貸,并更好地淘汰那些最有可能拖欠貸款的人。
品牌方、賣家可以做的不僅僅是在listing頁面上添加一個支付選項,他們可以告知消費者分期付款的運作方式,并對這些貸款的條款和交付透明。
有些業(yè)內(nèi)人士探討表示,威脅在于先買后付平臺可能會掩蓋債務,讓消費者對他們的財務行為毫無準備,而品牌和賣家有責任為用戶和消費者做正確的事,尤其是隨著先買后付服務在不斷擴展。
變化即將來臨
根據(jù)affirm的數(shù)據(jù),3月就有3.7%的貸款逾期30天或以上。這一比例從2021年6月的1.8%上升,還在進一步增長。2021年credit karma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使用短期融資的人中,34%的人拖欠了一筆或多筆款項,而30%的z世代拖欠了兩筆。另一個問題是利率上升,增加了貸款成本。
與此同時,歐盟近一年前開始收緊控制,提出了一項提案,要求 先買后付 的公司與消費者進行更透明的合作。今年早些時候,英國金融監(jiān)管機構下令消費貸款公司對其條款更加透明,并采取其他措施。
一些大型bnpl公司使高風險買家難以獲得貸款。本月,軟銀支持的klarna也開始與信用局分享其1600萬英國客戶的付款歷史,這意味著他們的貸款將開始出現(xiàn)在信用報告中。
這些改動主要是因為,貸款人并不真正了解借款人是否有能力還款。缺乏評級、問責制使得先買后付更容易“玩脫”,有的從多個貸款人那里借貸和違約,但信用記錄上卻沒有顯示。
此外,說回bnpl,被品牌方、賣家視為推動消費者增加支出的一種方式,刺激增長,但如果被不道德地利用,只會損害聲譽和客戶。
所以一些合作品牌方賣家大多讓bnpl公司告知消費者他們的貸款如何運作,或者給與預算提醒、支付計劃幫助消費者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實現(xiàn)真正的雙贏。
文章內(nèi)容轉載至跨境電商鷹熊匯